第401章制度新变-《隋末我为王之白甲起辽东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比如邮驿制度。

    贺若怀心成为燕郡和辽东郡太守之后,设立邮驿司,燕郡和辽东郡分设郡司,专门负责郡县之中邮驿的修筑和管辖,极大地加快了军情的传递,文书的派送。显然邮驿司机构的设立,好处已经慢慢地显现出来。

    第二个被贺若怀心提上日程的便是巡检司的设立。贺若怀心明白,随着辖地的不断扩大,有些并不适合设立郡县的地方,有必要统一事权,那巡检司的设立就很有必要了。

    “对了,长山岛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?”贺若怀心人在平壤,可是在一面修筑铁山岛码头的同时,已经派人秘密接触长山岛,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私土,就算短期内,不能拿回来,作为包围整个辽东半岛的要地,贺若怀心必须提前做准备,一旦需要,无论付出什么代价,都要将岛屿握在自己手上。

    裴启忙道:“主公,长山岛的事情要复杂一些,卑职已经派人扮做商人秘密在青泥浦与岛上的人打了照面,可是传回来的信息说这些人警惕的紧,恐怕短期内不会有什么结果。”

    他做事雷厉风行,颇有决断,这也是他能得到贺若怀心信重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贺若怀心点点头道:“你怎么看这件事?”作为要长期留驻铁山岛的巡检,裴启在这里意义重大,不仅担负着监视都里镇,卑奢城的众任,同时也是贺若怀心对第三次征辽的先期布局。

    在历史上,第三次东征,来护儿的水师要从都里镇登陆,并且北上攻破了卑奢城。虽然后来,大军撤还,卑奢城得而复失,辽东半岛的南端又重新落入高句丽之手。可以说,这是第三次东征的最大败笔。

    比匆匆撤军还要令人遗憾。

    隋炀帝当时撤军的原因是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已经有不可遏制的气势,加上有些地方豪族宠宠欲动,暗中为起义的农民提供支持,让他感受到威胁。可将辛辛苦苦的打下来的卑奢城要塞就这样还给高句丽,在贺若怀心看来,真正是一个战略上的败笔。

    因为卑奢城的地形险塞,若能握在手里,基本上等于掌控了辽南丘陵的核心,更重要的是都里镇和青泥浦两大海港便有了安全的庇护所。卑奢城防御北方,都里镇防御海商,等于建构了一个固若金汤的要隘。

    而且以卑奢城所处的位置,也不惧怕高句丽军从北边来攻,因为隋军掌握着制海权,无论是从辽东的港口还是东莱郡的港口,海船都畅通无阻,不仅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兵力,同时也能补充战备物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