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黄家的海盐、程家的山货和马匹,冯家的药材,卢家的木材,赵家的米粮等,都各有所擅,所以贺若怀心这话,可以说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。 “其次,改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。以往我们的货物外运,基本上以原材料为主,马匹,粗盐,还有木材,药材等,未经分门别类,二次加工,结果价格提不上去,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东西。可我们一旦集中一些人力和物力,将这些东西进行二次加工之后,再推向市场,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。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附加值,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品牌,有了品牌效应,那商品的价值可就有了直线上升的机会。” 见证过后世经济奇迹的贺若怀心,比任何人都明白品牌的重要性,技术的重要性。那些落后国家为什么抱着大量的资源,却穷的叮当响。而一些资源匮乏的小国,为什么能够富得流油。 没有其他原因,发展导向不同而已。 穷国有资源,有人力,有原材料,但是没技术,没先进的管理制度,没市场,所以他们的产品都是低端的原生品,缺乏附加值。至于富国,没资源,没有充足的原材料,但他们有技术,有资金,有广阔的市场,以及深加工带来的雄厚的附加值利润,这才是决定双方不同走向的最主要原因。 贺若怀心知道,要在短时间内,成立一支具有高竞争力的商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辽东商行刚刚起步,还太过弱小,无法影响辽东的商业格局。 目前最好的办法,莫过于整合已有的资源,将资源、资金集中起来,达到价值的最大化。 而眼前都里镇诸家的资源便是最好的资源。 或许是贺若怀心用的词语过于现代化,别说其他人,就连程奇方和黄真都瞪大了眼睛,不明白贺若怀心话里的意思。 贺若怀心微微皱眉,虽说自己说的有些词语过于前卫,可也没到这么难理解的程度吧。 程奇方看了一眼众人,试探的说道:“李···李公子,是这样的,我们有些不明白公子话里的意思。比方说这二次加工,品牌,价值,大家伙都是第一次听。李公子能不能说的再通俗一点。” 贺若怀心笑道:“当然没有问题。我简单点说,大家对中原的丝绸应该不陌生吧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