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若侄儿能主事,我会对内治民练兵,编练一支水军,时常扰高句丽之城。对外,交好北部契丹,以及更北的靺鞨诸部,对高句丽形成战略围困,达到疲敌孤敌的效果。” 杨义臣听了贺若怀心的话,频频点头。 尉迟封冷笑一声,道:“口若悬河,纸上谈兵谁人都会得,可是真做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。” 贺若怀心对于尉迟封的嘲讽,并没有在意,反而回道:“世上没有做不了的事,我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。‘世上事有难易乎?为之则难者亦易也;不为,则易者亦难也。’只要用心做事,总会有所回报的。” 议事堂中陷入了一阵沉默,良久,杨义臣拍着自己的手掌,才道:“说的好,好一个难易之辩!” 尉迟封本就不善言辞,也无话可反驳,只是淡淡的扫了贺若怀心一眼,不再说话。 “你的话我记下了,你记住今天所说的话,开春之后,若朝廷再征高句丽,便是你立功的机会。朝廷重视军功,陛下对军功亦有偏爱,希望你到时候不要辜负我的心意。” 杨义臣这话说得很清楚,便是希望贺若怀心,能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,打出战功,打出身价,这样的话,杨义臣也能有举荐的可能。以杨义臣目前的地位,举荐一个县令或者郡守,不是什么大问题。 贺若怀心哪里不明白杨义臣话里的意思,忙跪倒在地,额头贴在地上,说道:“卑职拜谢上大将军!” 杨义臣点点头,对于贺若怀心的懂事,颇为高兴。 能知道在什么时候,说什么话,改什么称呼,这种东西,是一种隐形的能力。此子看上去冲动,但又不失圆润。若是多加雕琢,必是一代大器。说不定,能有其父之成就也不一定。 “起来吧,你下去准备准备,从你的部下中挑选二十个人,三天后,随我渡辽水,去辽东城!” 也就在刚才,杨义臣下了一个决心,他决定亲自去一趟辽东城。很多事情,只有亲眼见了,才能放心。无论是高句丽的军事准备也好,还是辽东城以南诸地的地形军情也罢,既然自己人已经不能完全信任,那他就亲自走一遭。 “上大将军!”杨义臣话音刚落,尉迟封便觉的此事太过冒险,忙出声劝谏。 那知杨义臣却抬起手,示意尉迟封不要再说。 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要想在将来的战场上占据主动权,这一趟非去不可。当年九军之败,三十万大好男儿血洒辽东,本将军不想故事重演。” 第(2/3)页